1.魚類集群上浮攝食,可降低飼料成本。馴化魚類到水面攝食,也可有效降低餌料系數。
這是因為水面表層的溶氧與水溫均大大高于底層,而魚類在適宜范圍內溶氧及溫度越高,攝食強度及消化吸 收率就越強,其中消化吸收率要高20—30。另外魚類在水面攝食,投喂的飼料在水中停留的時間很短,飼 料溶化于水體的量就很少,一般在5左右,而人工拋撒或傳統的沉水喂法損失率在15—20。這也正是投餌 機在水產養殖中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表現。
2.滿足科學養魚中“四定”投餌要求,即“定時、定質、定量、定位”。
常見的淡水養殖魚類一般需要多餐投餌,自動投餌機每天可以投喂4—6次,在固定的地點,每次投喂七八成 飽,這樣在保證不浪費飼料的前提下,魚類可以攝食更多的飼料,從而達到更好更快地成長。
3.助推全價配合飼料的使用。
投餌機和全價配合飼料的使用均屬于科學養魚的范疇,配合飼料突出的優點是為養殖魚類提供營養均衡的混合飼料,避免了單一飼料中營養成分失衡現象。
在漁業生產上,廣大養殖者已認識到配合飼料和自動投餌機對科學養魚的重要性,并進行了應用,但部分養 殖者卻不能正確使用投餌機,從而使養殖效益得不到體現。